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語言Language

Language
What is meaning?
How does language relate to reality?
How do written and spoken words express thoughts?
  「儘管我們每天都使用到語言,但我們對語言所知甚少…。」有人可能會不服氣,因為如果我們對語言「所知甚少」,我們還能使用語言嗎?沒錯,但是讓我們仔細想想,當我們用語言談論這個世界時,這樣的連結是如何形成的,換句話說,「語言跟世界是如何關連在一起的?」。也許有人會說「我們就是可以用語言來談論事物,這一點都不特別」,沒錯,我們可以用「中正大學」來談論位於嘉義民雄大學路168號的國立大學,但是語言能做到的事情似乎會超過我們的想像。譬如,我們可以用「Harry Potter」去談論一個不存在的東西(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),這如何可能?
  類似我們肢體上的行為,語言也能「做」事。例如,當我答應(promise)同學不考期中考時,語言除了描述一個情況外,似乎還「做」了一件事-承諾。在某些脈絡時,當我對某人說「你真聰明」,我似乎不只是說了一句假話,它還做了一件事-諷刺。為什麼我們可以用語言來表達一個跟字面上不同(甚至相反)的意思?
  在許多文學作品裡,隱喻常被大量的使用,做為媒介,語言是如何被利用來展現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呢?有哪些條件必須被滿足才能展現語言的多樣性呢?

1. 許多的困惑:語言似乎是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重大區別。透過語言,我們可以連接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甚至連接到不存在的東西。我們很自然地使用語言,但是我們卻很難回答為什麼我們可以這樣自然地使用語言。
2. 語言轉向(the linguistic turn):羅蒂(Rorty)宣稱二十世紀是語言轉向的世紀,但是早在二十世紀,哲學家就已經注意到語言的重要性。例如,霍布斯(Hobbes)就認為語言是用來表達我們的思想,「Words so connected as that they become signs of our thoughts, are called speech」。
3. 盒子裡的甲蟲:私有語言可能嗎?
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個盒子,並宣稱盒子裡有一隻甲蟲。沒有人能夠看到其他人的盒子裡究竟有沒有甲蟲,而且當有人宣稱自己的盒子裡有甲蟲時,他/她都是透過檢視自己盒子來確認的。然而,一個可能性是:每個人盒子裡的東西都不一樣。類比「甲蟲」跟「痛」。維根斯坦認為,「I have a pain」並不是在說我有一個東西叫做「pain」,而是說我處在痛的心理狀態裡。
4. 弗列格的理論:意涵與指涉
「a = a」與「a = b」的差異。
5. 意向性的問題:隱晦性
在命題態度(propositional attitudes)的脈絡裡,具有相同指涉的語詞不能替換。
6. 可能世界:現實世界是許多可能世界裡的一個
訴諸可能世界,我們可以解釋命題態度的隱晦性。
7. 自然語言與邏輯:邏輯的功用
當代邏輯是一種人工/形式語言,目的在掌握日常語言中的推論。
8. 言語行為:用語言來「做」事情
語言除了用來描述世界之外,還可以用來改變世界(動態的角色)。
9. 分析悖論
在做概念/語言分析時,我們知道被分析項的意義,否則我們如何使用它?如果我們知道被分析項的意義,任何的分析都會有「a = a」的形式。但是往往分析的結果會是「a = b」,而且我們會覺得有新學到事情,那麼我們究竟算不算知道被分析項的意義呢?

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

如何成功?How to achieve your dream!
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dennis_hong_my_seven_species_of_robot.html

Dennis Hong在演講裡呈現他以及他的團隊製作各種機器人的過程,
當然有些機器人的發展是相當驚人的,
例如,達爾文4號.
另外,他提到他的野心--
希望做出一組機器人來踢足球的理想--
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

最後,我相信無論做什麼,
Hong對如何成功的建議是有用的,
以下是我欣賞的一項,
Golden Rule:
Nobody criticizes anybody's idea,
Nobody criticizes any opinion!

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

政客的理性決策是愚蠢的!When you get to politics, nothing makes sense!
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elizabeth_pisani_sex_drugs_and_hiv_let_s_get_rational_1.html

Elizabeth Pisani提到施打毒品的人共用針頭、
性行為不使用保險套...
這些情形導致愛滋病的擴散與蔓延,
但是,問題出在哪裡呢?
政府官員不斷的想辦法要解決這個問題,
但是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,情況並沒有因此改善.
難道政府官員都是蠢蛋!!!

Elizabeth認為問題出在政府官員眼中的理性決策,
實際上不是從當事人(施打毒品的人、或性工作者)的觀點來做的,
換句話說,對當事人而言,那根本就不是理性的決策.
所以即使有那些政策,情況仍未有改善.

Elizabeth呼籲政府應該從科學證據、常識來擬定政策,
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世界,
這只會形成下列的情況:
People do stupid things--that's what spreads HIV.

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

一個想法 An Idea...

常上去Leiter Reports看一些英美哲學界發生的大小事,
而且特別對Leiter整理每年哲學界聘任與新科博士去向的消息有興趣,
有一天,
突發奇想的...台灣是否也能做這件事呢?
台灣的哲學社群不大,
這件事應該不難.
譬如說:就這幾年的新科博士去向而言...以我為例...

蘇慶輝(中正大學哲學博士班2008畢業),目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.
之前在軍中服役.

另外,台灣哲學界的聘任消息的例子如下:(以台灣大學哲學系新聘助理教授王榮麟為例)

王榮麟(法國巴黎索邦大學(Université Paris IV-Sorbonne)哲學博士),目前台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(2010年2月).
之前為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.

不知道是否有人也支持這樣的想法?

金恩博士的演講: I Have a Dream!
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lang/eng/martin_luther_king_jr_i_have_a_dream.html

馬丁˙路德˙金恩(Martin Luther King Jr)

--經典的演講--
當他說到"...Now, it's the time..."
讓我想到Barack Obama在競選時常說的"...Yes, we can..."
這種口號式的演講,
讓我覺得政治也變得"綜藝化"!
(只講究包裝的是否華麗,
不管政策實質的內容是否能為人民帶來福祉!)

有一天,天使般的小孩也可能會變成討厭的大人!

演講者Adora Svitak,
我想,她的成就部分地依賴在支持她的親友!(一定程度的努力是必要的!!!)
下列是她在TED上的演講: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adora_svitak.html

在她行雲流水的演講裡,
我想說的是:
有一天,天使般的小孩也可能會變成討厭的大人!
問題也許不是在大人能不能像兒童學習;
問題是在於這些目前可愛的小孩們能不能不變成討厭的大人!
很多人在成長後,向現實妥協,而失去兒時的理想,
因而變成"討厭的大人"!

領導者與第一個跟隨者

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derek_sivers_how_to_start_a_movement.html

Derek Sivers在影片中提到幾件有趣的事:
1>領導者通常是個白痴!
2>領導力(leadership)通常被過度美化!
3>真正造成一個運動(movement)發生的原因不是領導者,而是第一個跟隨著.
4>第一個跟隨者的貢獻比領導者更大!
5>第一個跟隨者教導其他人該如何"跟隨"或參與.

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

知識Knowledge

Knowledge
What is knowledge?
How can we justify our claims to knowledge?
What can we know?
  
  接續上一章,如果《駭客任務》的情景是可能的,讓我們設想每個人實際上都是一顆浸在營養液中的桶中腦,而且有許多電極佈滿腦皮質…。於是當我說「中正大學在民雄」時,這世界可能根本沒有中正大學。我們所有關於外在世界的知識可能都是假的。那麼我們如何可以獲得知識呢?

1. 導論:桶中腦(Brain-in-a-Vat)是可能的嗎?如果可能,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是桶中腦?如果不可能,為什麼不可能?
2. 柏拉圖:知識是證立的真信念(Justified True Belief)。在柏拉圖的對話錄《泰阿泰德》(Theaetetus)裡,蘇格拉底(Socrates)跟一名叫做泰阿泰德的人討論「知識是什麼?」。
蘇格拉底:知識是什麼?
泰阿泰德:幾何學、修理皮鞋…。
蘇格拉底:我想討論的不是各式各樣的知識,而是知識本身…。
泰阿泰德:知道P,就是相信P,而且P是真的。
蘇格拉底:如果相信P的理由是不好的,我們仍不認為這算知識。
泰阿泰德:…證立的真信念就是知識…。
3. 什麼是證立(justification)?
a. 笛卡兒:證立需要確定性-不可駁斥的(indefeasible)。問題:要求太高-沒有關於外在世界的知識;要求太少-知道所有的必然真理。
b. 懷疑論:辨誤原則+知識封閉原則=沒有知識
c. 摩爾(Moore):我們應該拒絕一個會導致荒謬結果的理論-懷疑論主張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手不存在。(歸謬證法reductio ad absurdum)
d. 洛克:證立可以有點不確定-可駁斥但仍是好的。以經驗作為知識的基礎-知識來自觀念(ideas),觀念來自經驗,亦即感官知覺(sensations)與反省(reflections)。問題:經驗總是可駁斥的,這如何提供知識穩固的基礎?
4. 知識的基礎:笛卡兒提供的證立比洛克還好-I think/I laugh, therefore I am-,因為確定性可以傳遞。但是確定的信念太少,無法為已有的知識提供基礎/證立。洛克主張經驗是非自願的(involuntary)且一致的(consistent),但仍無法避開懷疑論的威脅。他的立場可稱為可錯論者(fallibilist)。
5. 蓋提爾難題(Gettier’s Problem):認知上的幸運-對證立真信念的反駁。
6. 避開懷疑論的其他方式:
a. 檢證論(verificationism):陳述句(declarative sentences)是用來描述事態(states of affairs)的,因此有真假/意義可言。對每個陳述句而言,必定有證據足以支持我們去相信或不去相信該陳述句。懷疑論者提出的情境是無意義的,因為我們不會有證據去支持或否證那樣的情境。問題:懷疑論想要做的事情是-提出一個方法來檢驗我們的經驗是否會誤導我們,亦即辨誤原則。
b. 因果論:為了解決蓋提爾難提與懷疑論,高德曼(Alvin Goldman)主張S知道P,若且唯若,(1)S相信P;(2)P為真;而且(3)S相信P是因果上適當的。問題:如何才算是「適當」?
7. 外在論與內在論之間的角力:對於知識,我們需要有內在的證立嗎?
8. 自然主義化知識論(naturalized epistemology):蒯因(Quine)的計畫
蒯因主張知識論應該變成心理學教科書裡的一個章節,並成為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。這樣的主張會讓人感到驚訝,因為信念的證立不僅僅代表該信念會被相信,而且也代表該信念「應該」(ought)被相信。換句話說,證立的概念涉及規範性(normativity)。科學被視為描述與解釋這個世界的一門學科,能夠掌握這樣規範性的概念嗎?
  一個解決方式是:結合可靠論(reliabilism)與心理學。將規範性的成分交給可靠論-我們應該相信那些經由可靠途徑(因果上適當)獲得的信念-,而心理學可以正確的描述哪些方式是可靠的。